0

解题

解题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解题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解题问题。

分享

浏览

7972

作文

32

数学王子高斯--解题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哲理: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解题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毕竟,强者的内心无比坚毅、无比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角度一: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立意。审读材料,小和尚最怕的正是自我内心的影子。端正心态,让自己变得强大,便能去除内心灰暗的影子,战胜自己,从而避免人生的诸多“悲剧”。

选材小贴士:可以撷取生命中有志之士睿智取舍,走出“心影”的例子。比如援引马恭志的事例。马恭志一生只做过两件事情:一是花了8年学会走路,一是用25年为大家放映电影。草根自强,正源于内心的强大,健康的心态。

角度二:可以从“走出‘心影’,摆渡生命”的角度立意。“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克制自我,走出“心影”;摆渡生命,成就辉煌。也许,你在“心影”中感受到了美之所在;也许,你在惧怕中顿悟了生命之真谛;也许,你在直面内心的忧惧中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古今中外很多,跟从本心,战胜自我,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比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不做勇士,但也不是隐士。 “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正是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沉默的“莫言”不仅走出“心影”,同时圆了国人百年诺奖梦。

角度三:可从“孤独也有正能量”的角度立意,直面孤独,在孤独中集中精神,思考人生、社会的问题,孤独便会生出智慧,进而成为一种境界。

选材小贴士:20世纪文坛和戏剧界的璀璨“明星”贝克特是现代隐士,在巴黎圣雅各大道的七楼寓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喜欢沉默、孤独和宁静。1936年旅居德国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独处的感觉真是妙极了。”他常常踽踽独行于柏林宽阔的蒂尔加腾公园,久久不肯离去。他知道,沉默和独处对他的写作至关重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典型事例运用,也可以单单引述贝克特的名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心的影子,唯有智慧应对,方能成就自我。

角度四:从“心影”的危害角度立意。谈“心影”对人心灵、精神的伤害及导致的结果,由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选材小贴士: 2013年3月2日,坤博长红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博割腕自杀。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里,已经先后有10多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他们曾经创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财富令人艳羡,却因为一些至今不为外界所知的“心影”而采用“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观自杀殒命的商界精英之人生轨迹,他们有过人的智慧、胆识和坎坷的创业传奇,然而,在坐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恐惧这恐惧。也许正是来自孤独、他人的误解、精神的迷茫等内心世界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巧用解题形式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范例】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解题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立意: 立意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传统”与“时尚”,传统需继承,时尚则是一种创新。一味固守传统,或者一味苛求创新,都是不可取的,要客观全面地理顺其中的辩证关系。同时,由音乐的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拓展到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有挖掘提升,也有拓展延伸,才能做到立意不肤浅。

结构:议论文贵在以理服人。坦率地说,结构归根结底是为内容、为论证服务的,议论需要有明确的观点,需要有深刻透彻的分析,层层剥茧,条分缕析,进而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达到理直气壮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解题建议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1. 整体把握: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写作时不必要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个最主要的展开。

2. 文体要求: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解题思路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明晰记叙文的写作要求,文体特征需要明确。关注题干要求,合理想象,注重描写的场面,叙述技巧。中心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这就要求考生由现实生活入手,针对一带一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中国制造、环境保护、雄安新区、双创等中国热词出发,展开想象,细致描绘,抓住细节,生动展现。

二、微写作题目: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一、

《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

《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

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二、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三、

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雅思考试A类小作文解题策略

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在雅思考试A类小作文的四大基本图形(即曲线图、柱形图、饼图和表格图)中,表格图往往是广大考生所最头疼的图形了,很大一部分考生会碰到以下状况,比如表格看懂了,但是因为数据繁多而且凌乱,一时半会儿找不出很明显的特征,不知从何下手;或是找到了很多特征,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顺序、结构和衔接方式把这些特征条理清晰地传达出来;又或是大体清楚该写什么,怎么写,但是在具体写的时候,老是丢三落四的,把一些信息给遗漏掉了等等。这时,考生所面临的主要不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而是写作步骤和写作思路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步骤和思路把表格图中那些看似复杂无序的数据自然而且毫不遗漏地贯穿起来。本文中,专家将主要就表格图的写作步骤及其写作思路展开探讨。

下面将用一个典型的表格图实例来说明此类图形的解题策略

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 nights of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 years 2000 and 2001 and the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

首先,拿到考题以后,快速浏览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即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 nights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 years 2000 and 2001 and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重点关注研究对象(nights occupancy)、数据类型(number and percentage)和时间(2000 and 2001)这三大要素,明确在主体段的写作中要注意数据类型的变化和时态一致问题。

其次,看题目中的表格图形,看图形时也要先看文字说明,包括标题、标注和单位,弄懂数据所代表的信息,而非数据本身。一般情况下,表格图中的文字说明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就如同曲线图中的横纵轴一样。上图中横向的代表不同的时间,纵向则代表不同的地区。但是通常表格的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要特别注意,有可能是数据的叠加、平均或者对比,这张图也是如此,最后一列代表不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及幅度,最后一行则是数据和变化的总结,曾经就有比较粗心的同学,出现了“Australia Total”的数量最多的笑话。同时,标题下方的单位(in thousand)和change前面的%千万不能遗漏,不然后面写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

然后,筛选信息,圈关键数据。表格图写作不是记流水帐,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关键数据可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为了防止遗漏,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可以在看题的过程中把这些数据都圈出来,通常包括总数、极值、突变值等等,就上图而言,以下数据必不可少:总数(2000年3562.6、2001年3476.0),总变化(2.4),极值(2000年最大1299.9,最小71.2;2001年最大1135.8,最小70.9;变化增长最多21.8,减少最多12.6),一共9个数据可视为必要数据,在文章中必须要提及,至于其他数据就可写可不写了。

再则,整理写作思路,也就是写作顺序。作为总数、平均数或者对比数据,通常放在文章开头总起或者结尾总结,所以这些数据可以先不考虑。剩余的数据,则只有两种写作顺序,横着写或者竖着写,肯定不可能斜线写的。在上图中,横着写,就是对比相同地区在2000年和2001年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其实也就是最后一列变化情况比例或者说趋势;竖着写,就是对比不同地区在2000年或2001年同一年份中的数据。此图中由于既出现了类别(地区),又出现了时间,所以既要横着写,也要竖着写。若是只有类别比较或者只有时间比较,那么横写竖写选其一即可。

最后,就是落笔成文了,运用平时积累和归纳的词汇句型以及连接手段,把必要数据和关系对比,遵循刚才整理清楚的写作思路,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文字即可。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快速的检查,看看有无数据遗漏、时态疏忽、单词误拼等小问题。

总之,表格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解图形特点,掌握解题策略,积累表达手段,辅以3-5篇的练习,一篇出色的表格图作文是完全有可能出自你的笔下的,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平时注重解题技巧的养成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1)准备工作 ①.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②.紧扣要点,寻求思路。

2)写作之中 ①.开门见山,紧扣主题。②.语言正确,规范地道。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结构,应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要养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切忌一点到底的错误方法。③.重短轻长, 就易避难。④.过渡自然,表达流畅。注意前后句、上下文尽量过渡自然,正确使用and, or, but, because, so, then, after等词,保持行文的流畅。不重复使用可置换的词,如描述“我的梦中小屋”时,可以用firstly, secondly, then, after that等表示先后的序列词。

3)成文之后鼓励学生学会批改自己的习作。

1)一般语法项目的检查——英语中的人称、时态、单复数、习惯用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朗读中好像全理解,但在动笔的实践中就往往出错。如我们这篇作文多用一般现在时,第一人称。

2)注意语序——英语中的疑问句、感叹句和宾语从句都是通过语序的变化来构成和体现的,不注意会出现错误和意义上混淆。本篇作文要注意感叹句的语序。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卷面不整洁,使人无法看清你写的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可能按错处理。所以在写时,我让学生一定要先打草稿。

展开阅读全文

解题思路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这道作文题由两段材料组成,由大到小说明了我国雾霾的严重程度和亟待解决的现状。题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因篇幅较短,建议选用议论文进行作答。一篇完整的议论文需要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证有力。因此,议论文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对于此类社会热点类材料可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为什么的角度,可以找到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工业性生产导致过量污染气体排入空气中,形成雾霾天气;二是城市车辆增多,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加剧了空气污染,进而造成雾霾;三是冬季通过锅炉北方供暖,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质多;四是城市建设中绿化面积相对不足,未能完全实现自净。从怎么办的角度,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能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在执政过程中将治理雾霾落到实处,制定相关规定,规范不合理行为。对个人来说,雾霾对身体健康、生活行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每人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将环保意识化进自己的生活中,为蓝天再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数学解题小窍门作文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同学问我:XX,你数学怎么做得这么快啊,而且正确率也挺高的,有什么技巧吗。记得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其实我做数学作业挺慢的,为此我老爸整天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慢慢慢慢地速度越来越快了,而且质量也提高了,嘿嘿,我还真有自己的小窍门

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无非是两点,第一、多练习;第二、多思考,多想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可以解答。

先说说第一点:多练习。熟话说“勤能补拙、贵在坚持”,这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多练习不仅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锻炼速度。你可以人为的给自己设置“门槛”,从一开始的五分钟一题慢慢到十分钟三题再……逐渐缩短每道题占用的时间,长期坚持下来,速度就自然而然提高了,你觉得呢?

再说说第二点吧:多思考。每做完一道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事后一定要注意总结思考,看看能否探索出一种更简单、更快捷的方法来解答,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考试的时候你就能比别的同学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来复查试卷,提高得分率。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还别说,这方法挺好的,呵呵,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啊。这是我老爸特意教给我的,美其名曰“举一隅而反三隅”。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在意这种方法,还是象勤劳的小蜜蜂、孺子牛一样,吭哧吭哧地用着一力降十会的方法挥霍着大把的时间解题。俺老爸注意到后你猜他是怎么做的?他老人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和我玩起了“算24点”,于是小小的扑克牌、汽车牌照…一切带数字的东东都成了我们的道具,一种解法、两种解法,从此乐此不疲啊,唉,还是俺老爸的技术含量高啊!佩服,佩服!

回过头来再想想,其实真正说起来,数学并不难,难的是,你对她是接受还是排斥,一旦产生了兴趣一切都迎刃而解,而且所有的学科都是如此,同学们,你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SAT写作的出题形式及解题方法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SAT写作出题形式解题方法:SAT的写作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议论文写作,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 Essay

第一部分为限时25分钟的议论文写作,虽然没有具体字数要求,但参照官方所给出的样卷,需填满一张半大小的 A4纸,字数大约在500左右也可能更多。

这样的考试形式主要考验学生在压力下完成就某一日常话题给出观点并用各种具体论证手段加以支持分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产出的论文,考试方将其归为写作者的初稿。因此,一些不影响读者理解的语法错误通常被认作笔误,有别于雅思写作对语法准确性的严格要求,这一点和新托福对于初稿的强调十分相似。

那么常考的话题有哪些呢?由于SAT是针对高中生的考试,因此写作话题不需要任何单项的专业背景知识,但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艺术,运动,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时事。每一个话题并不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观点,考试方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就某个特定话题进行展开而不偏题的能力。

在文体要求上,更体现了SAT的弹性,不同于雅思写作,SAT写作的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而文章也不会只是由于分段问题而被扣分。对于考试方而言,更看重的是考生是否能对一个观点进行生动透彻的阐述及所做出的论证是否有效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详解阅读题--两个比目鱼问题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Simon was an inveterate fisherman, well known for exaggerating the size of "the one that got away". But there came a day when he actually caught two enormous flounders. He immediately invited a few friends over to dine, then tried to figure out how best to serve the fish." If I use both," he told his wife, "it will seem ostentatious."

"Why not serve a piece of each?" she suggested.

"No, if I cut them up, nobody will believe I caught two giant flounders." Simon racked his brain. Then he had an idea.

The guests were seated at the table when their host strode in with a platter, holding the biggest flounder theyd ever seen. Suddenly Simon stumbled and fell. Everyone cried out in dismay as the fish crashed to the floor, but Simon quickly brushed himself off.

"Dear, " he called out to his wife, "bring in the other flounder!"

Notes:

(1) inveterate adj.(指习惯、感情)根深蒂固的;由来已久的

(2) exaggerate v.夸张;夸大

(3) flounder n.比目鱼

(4) figure out想出;理解

(5) ostentatious adj.炫耀的;卖弄的

(6) rack ones brain绞尽脑汁

(7) be seated就座

(8) stride v.大步走

(9) platter n.

(10) dismay n.惊慌

(11) brush oneself off摆脱窘境

Exercises:

展开阅读全文

说明文阅读解题要点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二、说明的顺序

1、说明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2、弄清顺序的意义。

三、说明的方法

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

四、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五、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 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②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 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 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 。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

(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

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总结: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象,概括其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解题的快乐作文300字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外婆给我布置了一道题,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爸爸来了。他先教我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在他的辅助下,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哪些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考试中的分值也越来越大。

中考说明文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