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日军

日军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日军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日军问题。

分享

浏览

7545

作文

14

40多件日军侵华罪证入藏沈阳“918”历史博物馆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多位民间收藏家16日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将他们珍藏的40多件日军侵华罪证文物,无偿捐赠出来。

在捐赠仪式上,沈阳民间收藏家余泓、詹洪阁、查界殊和来自营口市的李政斌分别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了日本出版发行的《北大营写真》《满洲医学杂志》《写真周报》《标准支那语早知道》《出征将兵作品集战线点描》《满洲建国十周年明信片》等书报杂志,以及日伪时期的“支票”等40余件套文物和照片史料。

其中,余泓捐赠了一组关于北大营的老照片,包括在“九·一八”事变战死的两名日军士兵——新国六三和曾子正男的墓碑的照片。余泓还曾捐赠过一张由日本战地记者拍摄的,日本关东军为新国六三修建坟墓的照片。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崔俊国表示,这些照片有力证实了在事变过程中,部分东北军将士违抗“不抵抗”命令,抗击突围的事实。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教授在捐赠仪式上说,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第一枪就是从北大营响起的,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辽宁公布日军侵华档案史料最新研究成果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档案馆于14日公布一批日军侵华档案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东北抗日义勇军档案史料近2千件,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近60件,日军宣抚班档案史料18件,目前已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档案史料汇编》《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和《日军宣抚班档案史料》丛书,其中许多档案为首次对外公布。

辽宁省档案馆馆长赵焕林介绍,辽宁省档案馆馆藏近150万卷档案中,有近10万卷日本侵华期间由日本人自己形成的档案史料。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达半个世纪,由此形成了大量侵华档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反映日本侵华罪证档案;二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档案,通过上述档案史料的不断挖掘整理,陆续发现了许多反映日本侵华和占领东北的史实材料。

此次公布的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真实地反映日本侵略中国和殖民扩张的历史。在日本侵略东北的进程中,开拓团虽不是正规的侵略军,在东北十四年沦陷历史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

赵焕林说,日本开展大规模移民就是为了改变人口结构,进而达到吞并中国东北的目的。如今,日本军国主义却不时地美化移民侵略的本质。辽宁省档案馆通过档案公布和对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的研究、挖掘、整理和编纂,从不同的角度对日本开拓团进行细致严密地研究,戳穿日本军国主义所谓“开拓”的目的,揭露和抨击日本美化与否认侵华战争的罪行。

“本次整理公布的日军侵华档案史料,都是经深入挖掘、整理、研究、编纂后公布和出版的,许多档案为首次对外公布。”赵焕林说。

此外,公布的近2千件东北抗日义勇军档案详细记载了东北各地义勇军分布情况、组织构成、主要战役战绩及活动时间、地点、姓名等等。这些档案一定程度上还原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全貌,真实再现其爱国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说日军酝酿“九一八”事变由来已久?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上世纪末即先后侵占了我宝岛台湾,攫取了我南满的种种权利。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27年,“田中奏折”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国策。日本政府根据“田中奏折”确定的战略,积极地进行侵占我国东北的策划和准备。次年北洋政府覆灭,日本政府公然威胁、阻止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妄图首先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但遭到失败。同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于沈阳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此后,日本国内经济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日本统治者为缓和国内矛盾,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骤。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通过先征服“满蒙”而后征服全中国的计划。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内政状况都对日本入侵有利。欧美帝国主义正陷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之中,自救不遑,无暇东顾。

这时,日本关东军参谋、“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认定1931年是使用武力进攻东北的极好时机,坚决反对日军参谋本部的“一年以后行动”计划。在石原、板垣等人策划下,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处理满蒙问题方案》,强调“关东军应有自行决定颠覆张学良政府、占领满蒙之决心”。因此,日军不断挑起事端,制造武装侵占东北的借口。7月,制造了“万宝山事件”。日军利用侨居在长春附近万宝山的朝鲜人与当地农民因租地挖渠引起的冲突,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打伤多人。日本事后反而颠倒事实,在朝鲜大肆宣传华人排斥朝鲜人,在朝鲜煽起了一场骇人的暴力排华事件。日本并以此向中国提出严重交涉。8月,日军利用“中村事件”,把武力侵华的战争狂热推向高峰。原来,日本现役军人中村震太郎大尉冒充农业专家到禁止外人游历的大兴安岭地区侦探,被我东北屯垦军第三团关玉衡部抓获。因其间谍证据确凿,当时满怀民族义愤的官兵于盛怒之下将他处死。

伪满洲国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作为战犯在中国受审时曾供认说:“伪满洲国的建立及其成长,就是关东军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命令,侵略东北并企图巩固侵略的一个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侵华日军家书披露残暴行为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月13日,吉林省档案馆最新整理的一批侵华日军的档案中包括许多日本人的家书,其中记录了侵华时期的各种事项,有的书信中记载,对于日军犯下的强奸妇女、虐杀儿童等残暴行为,他们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关东军为制造假现场,把事先抓来的中国百姓装扮成中国军士,枪杀在柳条沟铁路附近。

1938年3月12日,隶属于日军华中荻洲部队的渡边德右卫门在发给新潟县西颈城郡上早川村关原草苗的信中写道:“二月六日我中队在警备中,附近有近万名残余敌人。可怜的是当地老百姓,因为接到全部杀光的命令,虽然我们对小孩子多少抱有一丝同情,但含着眼泪,一起杀掉的也不少!”

在1940年牡丹江铁道局东宁特输的植田益夫发给京都中京区王生溯田町三六号古川次郎的一封书信中说:“距离这个部落(指东宁街)一条街远的地方,苦力的死骸就那么散放在外边,汽车区和街头都有。离这里三条街远的地方已经干涸的小河河道里横七竖八地搁着十二、三具苦力的死骸和装在箱子里的尸体,野狗啃食着他们,一点也不剩。”

在另一封1938年6月8日隶属于奉天工藤部队的木村镇雄寄给石川县金泽市的妻子木村美代子的信中说:“国境方面同事替代了俄国人站岗,听说强奸事件每天都有。同事通过地理和语言判断强奸的对象清一色是满洲女人,然后不分日夜对其强奸。很多女人被数百名男子强奸。”

展开阅读全文

侵华日军添新罪证173件

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1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最新获赠173件反映侵华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和研制细菌武器、强征“慰安妇”等方面的史料,包含美国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军事部解密的部分文件、照片,来自侵华日军私人相册的“慰安妇”历史照片等。

据了解,这批史料均由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2004年以来,他已先后12次向该馆捐赠实物、史料等超过1500件。

相关阅读:日本战争犯罪的侵华罪行

揭露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罪证

长春2014年7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宗巍赵梦卓)记者从吉林省档案馆了解到,该馆最新研究成果揭露了日本在侵华过程中,研制使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并用于实战的罪证。

日军侵华期间,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研制使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并用于实战。在化学部队、细菌部队罪恶活动过程中,日军内部以“防谍”为目标,严格控制有关信息外泄,但在邮政检阅档案中还是露出了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成为日军进行化学战、细菌战的铁证。

在一份1938年的《邮政检阅周报》中,记载了法国巴黎救国时报社发给天津师范学校米雄舒的报载内容,揭露了日军在上海到晋北使用毒瓦斯的事实:“日军对我军的顽强抵抗采取了野兽般的镇压。从上海到晋北使用毒瓦斯。日军飞机残酷地轰炸了无辜平民。”

在另一份《通信邮检月报(六月)》(1940)档案中,记载了东安中村良男给东京市中村一规知的信件摘抄,信中提到日军在从事化学武器研究。此信被没收,写信人被监视。

此外,在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中央检阅部1939年《通信检阅月报(七月)》档案中,记录了该年6月石井部队(731部队)作为特殊秘密部队到前线作战的史实。此信泄露了日军与苏联在诺门罕战争期间使用细菌战的情况。

吉林省档案馆馆长尹怀介绍,邮政检阅档案是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公布的450件邮政检阅档案,全部为日文书写,涉及信件4.5万封,其中日本人的通信占50%以上,时间跨度为1937年到1945年。

邮政检阅档案诞生于日本侵华时期,为防止日本官兵及国民通过信件电报等泄露军事机密及日军烧杀抢掠罪行,日伪当局制定了军事邮件检查及地方普通邮件检查制度,地方检查部门按月上报中央检查部门。这些“违禁”内容被日军摘抄整理成册,上报军队高层,形成了《邮政检阅月报》。

尹怀说:“这些档案是由日本宪兵队摘抄整理的,所摘录信件的内容完全出自日本侵华的亲历者、见证者之手,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客观性。”

慰安妇

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随军妓女和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中韩历史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诱骗和强迫。大部分慰安妇来自朝鲜半岛、中国、日本本土、日据台湾,也有许多琉球、东南亚、荷兰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背景

“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大规模、有组织征招妇女充当日军随军妓女的制度。

日本当局推行“慰安妇”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时,日军官兵性病流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开始实施这一制度。当日本在侵略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时,又故伎重演。

1931年11月,日本海军将日本侨民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 其中“大一沙龙”(上海东宝兴路125弄)为是世界第一个日军慰安所,亦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慰安所。其它三所是“小松亭”(虬江路大富里5号)、“永乐馆”(狄思威路)、“三好馆”(吴淞路松柏里) 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日本军队性侵犯中国妇女的事不断发生。日本开始在上海组建“慰安妇团”。

随军慰安妇所以成为制度,其原因要推至1932年1月中国的上海事变以后。上海事变中,日本军队强奸中国妇女的事不断的发生,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之后随之而起的是屠杀、强奸的事不断,不仅造成中国人更强烈的反日意识,为此国际舆论也对日本施以强烈谴责。换言之,在军队的性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为避免士兵在侵略战争中强奸被侵略地区妇女,引发更激烈的反抗,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必须提供一种“性的慰安设备”使士兵得以发泄性欲。

慰安妇制度的提出,是为了减少因强奸而带来的性病问题。在战争后期,由于人手紧缺,很多慰安妇也承担起护士等支援工作。

2007年3月5日,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教授金文吉公开日本驻中国上海领事馆警官田岛周萍于1937年12月21日发给长崎水上警察署的公文《有关为皇军官兵征调慰安妇委托文件》,记录当时日本为广泛动员慰安妇,领事馆、宪兵队、陆军武官室等单位分工缜密:日本领事馆签发营业执照给慰安所,对慰安妇被运抵各港口时提供方便;日本宪兵队负责将慰安妇运送至慰安所,及保护慰安妇营业者和慰安所的安全;日本陆军武官室负责辟建慰安所、检诊慰安妇等工作。该文件指称:“经各个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及与(上海)总领事馆、陆军武官室、宪兵队协商结果,为提升皇军士气,决定在各战线设置慰安所。……根据此决定,正在日本和朝鲜征召慰安妇。凡持有相关证件的人员,务必保障其顺利搭乘船只前往目的地。”

自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侵略者在这长达14年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就是侮辱奸淫了无数的中国妇女,其手段之惨无人道,堪称“史无前例”。战后,一部分“慰安妇”成为幸存者,但是她们依然背着“军妓”的黑锅隐姓埋名,有的在寂寞孤独中死去,慰安妇这听起来温柔可亲的称谓,掩盖着数不清的中国、朝鲜、菲律宾、新加坡及日本等亚洲妇女的斑斑血泪。

展开阅读全文

日军挺进队向八路军总部袭来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5月1日,日军以5万余兵力对冀中区实行“铁壁合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提出:破坏中共组织,中枢机关乃为至要,应尽量逮捕其主要人物。他们将目光从冀中又转向了太行山。

这次袭击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被俘后在太原监狱牺牲,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总部通讯科科长海凤阁、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北方局调研室主任张衡宇和全室十余名工作人员牺牲,朝鲜共产党的领导人金白渊亦在突围中不幸牺牲。

27日拂晓,延安接到一二九师发来的电报,得知左权阵亡。毛泽东在极度悲哀中复电,提出为安全起见,考虑将八路军总部机关移到晋西北去的意见。但是,彭德怀坚持要留在晋东南,中央综合考虑后予以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暗杀队用匕首全歼日军挺进队一个小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的腊月,我军情报系统得知:春节时益子挺进队有一个小队要在祁县参加庆功会。在这里笔者多说一句,由于日伪频繁的“扫荡”,祁县的环境非常恶劣,我们的县长、独立营营长、公安局局长等先后叛变投敌,而这些叛徒就在县城公开替日伪做事,祁县的党政机关不得不移到榆社办公。留在县里的情报人员都是林一派遣进去的,分别与林一保持单线联系。林一马不停蹄赶到祁县,把掌握的情报向时任祁县抗日政府县长29岁的共产党员刘秀峰交底,任务是摸清宴会时间与地点;设法将我军暗杀队人员带进城;为暗杀队提供匕首,不响枪完成任务。

彭总亲自指定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精心挑选31名指战员,由参谋处参谋刘满河负责,经过严格训练后,伺机行动。机会终于到来。大年三十晚上,刘满河经过化装,带人大摇大摆进入大德兴饭庄,有的化装成朋友异地重逢,有的化装成商人洽谈生意,有的化装成跑堂的忙前忙后,分别贴近布置在益子挺进队队员周围。

当晚10点,以刘满河摔酒杯为号,暗杀队队员们亮出匕首,同时动手。日军特务们喝得酩酊大醉,毫无戒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发生得这么快,更没有想到,他们的对手竟敢来到日军的据点里面,找上门来和他们算账。清醒过来的日军特务开始反抗,桌子、椅子、盘子……凡能拿到手的东西都成为他们反抗的武器,整个饭庄打成一团。我军战士机智勇敢,个个身手不凡。过了不到一袋烟的工夫,日军特务被全部杀死,头颅被砍下装入面口袋。刘满河一挥手,下达了撤退命令。时隔一日,长治城、祁县城、太原城等地分别挂出日军益子挺进队队员的人头。

八路军在祁县暗杀益子挺进队一个小队的行动,引起益子挺进队其他特务的恐慌。为避免八路军继续追杀,日军第1军司令岩松义雄经请示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同意后,下令解散了益子挺进队。

展开阅读全文

传达日军投降消息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对日宣战,美军要派B25轰炸机轰炸华北、东北日军军事基地以及日本本土,因此迫切需要解放区提供气象资料。

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与军委三局谈判,达成的协议是:我军提供有经验的报务员,由美军培训气象知识。培训后每日两次向美军及军委三局提供气象情报。条件是,美军提供20吨通信器材给军委三局。

抗战时期,在延安电台最多的一是新华社,还有就是军委三局。新华社需要收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等的广播新闻,重要的信息一般都由军委三局通知各解放区。

1945年8月8日凌晨2时,新华社收听到路透社播发的新闻:“Russi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n Decl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red W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r On J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p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n”(苏联对日宣战),7天后,新华社电台收听到美联社急促的播出:“J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p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n Surrender!”(日本投降)。

“党中央立即命令三局电台,通知各解放区:‘接受日伪军投降,扩大根据地’。各根据地的八路军、游击队,以及广大群众,接到命令,立即把敌人的炮楼包围起来,接受日伪军投降。事后各解放区纷纷致电中央,称赞命令及时”,胡正先回忆道。

尽管已经是97岁高龄,但胡正先依然活跃在讲台前,给现在的90后大学生讲述抗战的故事。2014年9月起,中央宣传部会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等部门联合组建纪念抗战胜利宣讲团深入高校和社区,胡正先是最受欢迎的演讲者之一。

“抗日战争时,我身边的战友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大家不怕困难和牺牲,一次次投入战斗。这种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对我的影响深入骨髓。”每当讲到这里,胡正先都会哽咽。“如今我们部队条件好了、经费充裕了,但是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色不要丢,要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祖国强大了,只有国防强大了,才会不让历史重演。”胡正先说。

1.2016年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

2.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折不挠”秦华礼的长征故事

3.2016年开学第一课:耿飚长征路上的故事

4.2016开学第一课:梁天文的长征故事

5.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6.2016开学第一课:“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事

7.2016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抗战故事

8.2016年开学第一课:神十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9.司号员“八斤半”的长征故事

10.老红军王承登被子弹打穿眼窝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13岁潜伏日军做翻译投身抗日义不容辞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陈敏学,1929年生,是土生土长的广东省深圳市东门人,当时家在“深圳墟”,即今天的老东门一带。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分三路在大亚湾沿澳头至平海强行登陆,入侵后派一小股部队驻扎在“深圳墟”一带,并开设了一个学习班,逼迫小学生到那里学日语。陈敏学和四、五十个孩子都被拉去。

1943年,陈敏学13岁不到14岁,学了3年日语后出口流利。日军看中这个小鬼的聪明伶俐,将他招到司令部,强迫他给日本人做翻译。日军可谓费尽心机“培养”陈敏学,还给他起了个日本名字“铃木三郎”。

1943年年底,一个寒冷的夜晚,陈敏学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东宝抗日游击队的。他向陈敏学问了一些他在宣抚班当翻译的情况后,很严肃地说:“我们已经了解过你的情况,知道你在给日军当翻译时,没有干过什么坏事,也帮过不少老百姓,同情被日本仔迫害的人,你也曾经无意中解救过我们的游击队员,他们反映你有正义感,所以,我今天来找你,是想你为我们做点事情。”

陈敏学对游击队早有所闻,他们神出鬼没,炸桥梁、毁铁路、烧炮楼、袭击日军,有时岗田部队抬着伤员回来,陈敏学还暗中叫好呢!可他从来没见过游击队,今天他们竟然找上门来了,面对这个在黑暗中看不清面目的人,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与惊讶。

“你去帮我们了解日本鬼子的情况,譬如长官叫什么名字,部队叫什么番号,有多少人数,有什么武器,什么时候到哪里去;还有,如果有游击队员被抓,我们会设法通知你,你要想办法协助我们营救。记住!你做这些事情,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兄弟!不然,会招杀身之祸。”来人口气带点命令式,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来人拍了拍他的脑袋,之后便消失在夜幕中。陈敏学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来找他的这个人是谁,是怎么样找到他的。陈敏学没提条件,也不讲报酬,自己都说不清当时为何一口就答应了人家。用现代的意识很难诠释往日的观念,陈敏学当时的举动,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民族灾难,对侵略者有切肤之恨的人才能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15岁见证抗日胜利日军宣告投降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告投降。港九大队沙头角中队在日军撤离后,立即进驻沙头角,并在东和小学举行了入城仪式。当地老百姓,沿街挂灯笼,点爆竹,夹道欢迎子弟兵,庆祝抗战胜利。当陈敏学挎着驳壳枪随部队出现在沙头角时,大家才知道“安东洋行”的小翻译原来是游击队员。

沙头角中队队长邓华率领几位游击队员,代表东江纵队接受日军投降。在接受了一个宪兵队士兵投降的返回途中,日军警备队设下埋伏,并叫嚣说“武器不能交给游击队。”邓华让陈敏学把他的交涉理由翻译给对方听,见到陈敏学,这群日本兵傻了眼:这不是铃木三郎嘛?原来是给游击队的干活!“我仰着头,理直气壮翻译给他们听,日军哑口无言,面面相觑。”时过境迁,提及当时的经过,老人一脸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据北平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又在7月25日、26日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被宋哲元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坚决抵抗。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背水一战。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掘壕进行阻击,最后,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战死,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真相八东北抗联牵制日军76万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0日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宣言》。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号召东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侵略者。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据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10余万次,牵制76万日军,消灭侵略者18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3月22日,张老师组织我们四年六班的全体学生来到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参观。刚刚进馆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紧张而激动的,我从影视片上看到过日本侵略我们国家的情形,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感受过。走进佳木斯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看着日本侵华期间遗留下来的照片、画册、地图、战场文件、徽章、军服、报刊、信件、书画等等200余类史料及近万件各种实物;听着佳木斯市抗战研究会会长宋爷爷的讲解;我的头脑里闪现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残酷暴行的种种画面;我手里紧紧攥住红领巾的一角,心里满是刻骨的愤怒。

爸爸经常加班,妈妈经常值班,我非常不理解,而爸爸说:“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爸爸妈妈的职责是好好工作,尽力去帮助别人,你的职责就是开心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参观过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和平不是等来、要来的,而是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拼搏出来的,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的解放,爷爷、爸爸他们用努力工作实现了国家的强大,而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家实现“中国梦”。

少年强、则国强!历史不能遗忘,和平需要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日军轰炸火车南站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的上海当时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北站和南站,当时上海北站处于交战区,交通完全断绝,所以上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唯一一个出口。8月28日的上海南站站台上站满了要撤往内地的群众,约有1800多人,就在当天日本轰炸了南站两次。第一次日本军开来了四架飞机轰炸,炸死了约500多名群众;紧接着又来了8架飞机进行第二次轰炸,炸死了200多人。

这是一张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照片,因为日军的轰炸使人们四处逃散、死伤无数。这张照片里一个小男孩坐在火车站的废墟里一直在哭,孩子的父母或许已经被炸死或许已经被掩埋在废墟里,即使用尽全身的力气哭泣也不会有人来回应。小男孩3、4岁的样子就因为战争失去了亲生父母成为了孤儿,他的那种无助、悲伤、渴望之情时时映刻在我的脑海中。他的命运好一点也许会被幸存者或好心人收留,悲惨一点也许就会活活的饿死、渴死或被废墟砸死,说到这里简直就不敢再去想象。

我看到这张照片,认为当时在南站的人们非常的悲惨,因为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本应是军人之间的战争,日本军队却将罪恶之手伸向了普通无助的平民百姓。因为日本人的暴力行径,就这样在上海火车南站轻易的夺走了700多位普通百姓的生命。

战争是多么的残酷无情,我们应该让世界和平起来。不让家人失去亲人、不让亲人失去朋友、不让父母失去孩子,我们要让世界和平起来。

“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