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族团结的优秀作文汇编15篇

发布于2023-12-07 05:15,全文约 12076 字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本文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民族团结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

篇1:关于民族团结500字

我爱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祖国,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这个辽阔而富饶的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在华夏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流芳百世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的建设不能仅仅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设。鲁迅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能顶一个诸葛亮,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团结的力量大吗。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曾提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不一样的:苗族的服装和饰物特别漂亮;云南的傣族孔雀舞姿态优雅;云南彝族的火把节特别壮观;新疆的葡萄干味道香甜……

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就仿佛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枪林弹雨,宁愿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换来和平。所以,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不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再次支离破碎。蔚蓝的天空,是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孤单;宽广的大地,是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会生机盎然;美丽的鲜花,是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才会显得更加纯洁、高贵。

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雏鹰比翼飞翔。五十六朵鲜花争相开放,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

篇2:关于民族团结话题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一样的民族虽然有着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成为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老舍先生也曾说过“大家语言不一样,心但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的团结所感动,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团结的力量所震撼!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构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能够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就别说民族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了?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少年儿童在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潜力也增强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我的精神象征,每个人都在悄悄的为民族团结贡献出自我的微薄之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放飞着一只和平鸽,全国人民友好团结是每个个人心中最渴望的事。

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完美;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日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56个民族用不一样的语言,说着一样的话: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永远向前。

篇3: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勠力同心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奋力书写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美丽华章。

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在民族地区做好做实,带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要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民族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向民族地区群众宣传党的大好方针,让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党的带领下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时刻牢记“人民至上”这个根本遵循。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任何民族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如今推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不忘历史使命,和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众多历史性成就,民族地区群众在党的关怀下生活蒸蒸日上、未来也充满希望。始终心系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步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继续将做好民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和信仰,与各民族兄弟心心相印、互帮互助,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党和国家繁荣富强、长治久安。

大力培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优秀干部队伍。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促进民族团结,离不开党的优秀干部助力。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在培养干部队伍时,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从政治立场坚定、明辨大是大非、对待各族群众真诚的党员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中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族工作干部队伍,让他们在推动民族团结中焕发光彩、建功立业。对于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各地要加大关怀和激励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前辈带新人、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多同他们开展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的困难和生活中的烦恼,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发挥个人力量,和各民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力量。

篇4: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民族团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团结一致向未来的力量之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我们必须守好民族团结的生命线,让民族团结之花沐浴党的阳光、扎根群众土壤、浇灌幸福雨露,在中华大地璀璨绽放。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沐浴“党的阳光”下向阳生长。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无论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还是当前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团结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和生活富裕,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辉煌乐章。在新的征程上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国际国内错综复杂形势,更加需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法,聚焦重大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确保民族团结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扎根“群众土壤”中积蓄能量。

民族团结之花要盛开不仅需要阳光的温暖,更需要扎根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获得支持、凝聚人心,汇聚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的强大合力。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以心换心,民族团结才有“心基础”、手足相亲,民族团结才有“行动力。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团结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相信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以民族活动为载体、以宣传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育为渠道,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浇灌“幸福雨露”中璀璨绽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团结的价值追求。只有民族团结,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浓,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是赢得人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聚焦少数民族群众关心关切关注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转化为推动民族工作的具体举措,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突出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共护美好家园;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携手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发展成果,一道过上好日子。

篇5: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篇6:民族团结

我们,21世纪的小主人,祖国的花朵,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我们要争做民族团结小公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

作为民族团结小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热爱伟大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热爱伟大祖国,就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小公民,说一次,讲几次,压根儿不费力,但光会说有什么用?还是要从生活中的大小事体现出来:临夏县莲花码头上一辆准备上渡船的中型客运车因刹车失灵滑入深水中,一起特大路外交通事故发生了。出事的那一刻,不论是汉族大娘还是少数民族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命令,没有悬赏,没有承诺,没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救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将是我们的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团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7: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四分五裂,断难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一盘散沙,绝无希望跻身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着提高,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宽广而美好的前景。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各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少数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学习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篇8: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听着这熟悉而又和谐的旋律,便想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唐朝时期,就有吐蕃两代赞普先后迎娶汉族皇室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为妻,密切了藏汉族人民的往来。台湾高山族与汉族人民积极参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就在20__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数十万人伤亡,举国悲痛,所有的人都在担忧着同胞的安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支支部队,一队队志愿者,一支支医疗队,在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志愿者赶赴灾区救助灾民,市组织车队给无家可归者送食品、医药和生活必需品;献血的人排起长队;个人和企业捐款总额高达百亿……

正是因为我们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才使得我们的祖国在国际舞台上从容彰显大国风范,让世界真正为我们喝彩!

篇9:关于民族团结500字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这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道路上,中华人民遇到了种种的酸甜苦辣,历尽战火的洗礼,饱受列强的欺辱。可是,这些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来说不是打击而是更加奋进的动力。因为,在我们各民族之间有一种谁也破坏不掉的团结力量!他们肩并着肩,心连着心。赶走了列强和侵略者,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创造了的新中国!

看吧!如今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教育日新月异,体育突飞猛进。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已表明我们的综合实力。此时此刻,我不知怎样来表达我激动的心情。这些也是来自于我们中华人民的大团结呀!

妈妈告诉我:“你这么幸福,全来自于祖国的强大,祖国哺育着我们每一个人”。老师教导我们:“只有祖国富裕和强大,才能保护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中华的历史告诫我们:“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落后就要挨打!”爷爷告诉我:“只有我们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才会有个平安、幸福、快乐的大家庭。”

我很自豪也很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因为,这里的人民爱好和平。因为,这里的人民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团结力量。所以,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强大、繁荣、美丽!

加强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员!我将用我仅有的知识、才能、智慧、勇气和自豪去为各民族团结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愿我们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开辟出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篇10:民族团结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篇11:民族团结作文400字

“民族团结时刻在心中,要珍视民族团结,爱护民族团结。”这就是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说的话,虽然我是汉族人,但我和连队其他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团场的土地上,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吃着同一块地里种植的麦子磨出的面,每天和大家一起朝夕相处,我们就是一家人。

我作为团场的一名基层汉族干部,我时刻都把民族团结放在心上。在与职工交流中,我经常都是和大家面对面,心贴心,从不托官腔,在生活中和大家打成一片,利用工作之余,我主动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以讲团结、讲政策、讲法制为根本。

我主动进行扶贫帮困,自20xx年开始,我主动帮助连队贫困少数民族职工贷款xx万元,解决了贫困少数民族职工因承包土地无钱签合同的燃眉之急。与困难职工杨春军结对子,结成了“一帮一”,给他家借款xx万元支持他饲养肉鸡,当年获利润xx万元。通过这样的帮扶,进一步发扬了“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互帮互助,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在生活中我也时刻牢记民族团结,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每年古尔邦节、肉孜节,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我都会和同事们买上礼物,一起到少数民族同事家拜年,过节等,和他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我会记住爸爸的话,我们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坚决做到团结、平等、友好永远不分开,民族团结时刻在心中。

篇12:民族团结作文400字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同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团结作文300字

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天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56各民族用不一样的语言,说着一样的话:“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永远向前!

篇13: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回顾党的一百多年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积累着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刻理解“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核心要义、“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实质以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新时代倾情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回答好“举什么旗”问题,唱响铸牢共同体意识“最强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就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保持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统一方阵”“统一频道”,并以此为指引,推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才能从各领域各方面保障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统筹党委、政府、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和各部门职能优势,下好全社会上下“一盘棋”,广泛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发挥好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桥梁纽带力量。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领航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共同体的坚固思想长城,在各民族、各领域、各群体之间构筑起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安全屏障,有效抵御各种极端思想和各类分裂行为的渗透颠覆。要牢牢掌握民族工作差异性和共同性的辩证关系,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矢志不渝朝着“共同性”指向改进民族工作,精准识别、合理对接、有效发挥各民族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区域比较优势,携手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

回答好“走什么路”问题,站稳解决民族问题“主战场”。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行为……面对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以文培元、以文化人,处理好各个民族与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充分尊重、高度认同、互学互融,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持续激活中华文明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优势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时刻坚定政治立场,保持头脑清醒,准确识别、坚决抵制一切搞分裂、搞破坏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体布局,做好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的安全保护,在语言文字、传统风俗、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升科学性保护水平,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和信心底气,在面对问题、应对风险、直面挑战时能够更好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永葆主体意识,拿起法治“武器”,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确保应对民族问题、化解民族矛盾更加法治化、科学化、精准化。

回答好“实现什么目标”问题,争当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排头兵”。各民族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要聚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目标,支持和鼓励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法律意识、法治意识和底线思维,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干部要善于把握、充分发挥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智慧结晶,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在各民族前沿阵地上做好政策宣讲、政策解读、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锻造自身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才干,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民族地区干部要牢牢掌握住疫情防控、文旅互融、乡村振兴等各条战线“制胜密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各项基础性建设,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聚焦农牧民、新型农民等重点群体,让各民族干部队伍履职尽责、通力合作的“合格答卷”展现在更广阔舞台上,激励鼓舞更多群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不断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篇14: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人,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压器”,民族团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黏合剂”,民族团结是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垫脚石”,各族群众要永结同心、百年好合,谱写好一首又一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曲”。

要有“永结同心”的境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民族团结进步事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否稳固,民族团结进步事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是否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关社会自治能力是否提升。党员干部是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先锋队”,是拉紧民族团结进步的“链条带”,是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的“歌唱家”。因此,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牢牵住民族团结进步“牛鼻子”,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生命线”穿到党和人民各项事业中,要有大局观念,切勿将民族团结进步挂在“嘴上”、抛之“脑后”、丢在“心外”,最终落地空响。要有群众观念,民族团结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党员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在基层”,还要“心入群众”,时时刻刻与群众心碰心、心交心,用干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永结同心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绩。

要有“喜结连理”的感知,绽放民族团结“进步花”。“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56个民族56只花,56个兄弟姐妹团结是一家”,民族团结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永续力”,民族团结进步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持续力”,民族团结进步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凝聚力”。因此,党员干部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担当,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入交融,与各族群众多一些“家长里短”、少一些“特立独行”,多一些“走村入户”、少一些“机关坐班”,多一些“念念叨叨”、少一些“闷声不吭”,多一些“促膝交谈”、少一些“不理不睬”,多一些“俯身低头”、少一些“高高在上”。用“喜结连理”的感知,感悟“农村和农民养育了我们”的真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育好民族团结进步“种子”、施好民族团结进步的“肥料”,牢固交织民族团结进步“连理枝”,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要有“百年好合”的豁然,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民族团结进步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民族团结进步是众人之事,涉及每家每户;民族团结进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中华民族精神谱系。因此,党员干部要有系统思维,树立好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百年好合”,在“合”字上多谋划,将民族团结进步与健康的经济发展、安全的国家环境、富足的群众生活“融合”,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与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融合”。党员干部要有底线思维,践行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嘱托,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多行民族团结进步之举,多做民族团结进步之事,结出民族团结“胜利果”;党员干部要有长效思维。“众人拾柴火焰高”,民族团结进步并非一人之事,并非短期之事,“百年好合”,在“百年”二字上显忠诚,要有打“持久战”行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钉钉子”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用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果”,共建伟大祖国、共创美好生活。

篇15: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征文1000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早在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一百多年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民族团结,社会就能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就会得到有效提高,反之,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

历史是最有力的见证者。一百多年来,各民族兄弟心心相印、互帮互助的优良基因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骨髓里。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历史佳话,青海玉树地震谱写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民族团结乐章……无论是民族危难时刻,还是国家紧要关头,各民族兄弟心手相牵、生死相依,始终想在一起、站在一起、拼在一起,构筑起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就一定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新的百年征程上,面对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外部条件威胁,各族人民更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有苦同扛,有难同当,栽好民族团结“常青树”。

几十年屯垦戍边、奉献青春,与民族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战天斗地乐无穷的兵团人;扎根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医疗、民生事业,与民族兄弟默默耕耘、终身无悔的支边人员……他们与民族兄弟用生命和鲜血、辛苦和汗水、拼搏和奉献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面对平衡发展、生态保护、民生短板、治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各民族人民要勇毅笃行不畏难,风雨同舟共存亡,有苦同扛、有难同当,汇聚起“风雨袭来齐防御,灾难面前同抵抗”的磅礴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当前,乡村振兴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一招,如何打赢打好这一“战役”,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携手攻坚。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只有深挖本民族资源禀赋,找准找实振兴产业发展的“金点子”“富路子”,才能鼓足群众的“钱袋子”。同时,要加大东西部援助帮扶力度,拿出真金白银夯实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深化科技、人才、产业、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难事,真正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新时代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