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聪明的褒义和贬义造句(经典六篇)

发布于2023-12-07 10:58,全文约 4022 字

褒义词被赋予的感情色彩,与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关,以下小编整理了的聪明的褒义和贬义造句800字,欢迎查看。

篇1:聪明智慧造句

(1) 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

(2) 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邓拓

(3) 身强力壮的,固然是幸福;然而聪明智慧的,还要幸福数倍!克雷洛夫

(4) 聪明智慧,然而缺少果断,这就只能是婆婆妈妈;有勇气但不聪明机灵,毫无疑问,这只是兽性大发。

(5) 这一类书籍会闭塞自己的聪明智慧,败坏自己的心志和取向。

(6) 我拥有一位梦幻般的主席,他聪明智慧,同时与我私交甚笃。

(7) 但愿耶和华赐你聪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国,遵行耶和华你神的律法。

(8) 你可以运用聪明智慧和规律生活来大大减短身体达到美好状态所用的时间,但你不会在第一天下午5点就看到改变。

(9) 或许,我只是试图靠我的聪明智慧给他留下好的印象。

(10) 中国高档真丝地毯已非普通的地毯而是中国工匠聪明智慧,丰富想象力和坚韧耐力的结晶。

(11) 不希望她卷入诸王夺嫡的漩涡,将聪明智慧完全用于宫掖之间的钩心斗角。

(12) 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

篇2:原来意义是褒义,逐渐被用在坏人做坏事,演变成贬义

解 释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出 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用 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下最后的决心

示 例 老舍《神拳》第二幕:“好吧,!说吧,叫我干什么?”

近义词 破釜沉舟

反义词 犹豫不决

灯 谜 闲游;磨洋工;唱工不出力

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释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王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 危急的时刻,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使他脱 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他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 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783年,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德宗帝仓皇逃到奉天(今陕 西省乾县),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酢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副将.不料出师 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的军队日渐接近 奉天.在这种情况下,朱酢、张光员只能退回到长安.

次年,朱酢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己迫近长安.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 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此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 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 朱酢逃远后,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酢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德宗颁下沼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 情救命,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他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出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

歇后语:撴了葫芦撒了油

[一不做二不休是褒义词吗

篇3:聪明造句

1、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2、弄巧成拙的人,都自以为很聪明。

3、姐姐是个既聪明又俊俏的姑娘。

4、小明头脑聪明,什么难题也难不住他。

5、李叔叔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女儿。

6、这孩子聪明好学,如此下去,将来一定有出息。

7、广告上说,喝了某种口服液就能变得聪明,我对此半信半疑。

8、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9、这孩子天生聪明,三岁就能背诵古诗。

10、姐姐既聪明又用功,考上名牌大学并不奇怪。

11、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用勤奋的汗水换来的。

12、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

13、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聪明加勤奋。

14、这孩子聪明伶俐,学什么一教就会。

15、你一向精敏过人,这件事却处理成这样,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啊!

篇4:飞扬跋扈含贬义还是褒义

飞扬跋扈,贬义词。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一、基本解释:

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解释】: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自】:《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示例】: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

◎唐·杜甫《赠李白》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形容人很骄横

【近义词】:盛气凌人

【反义词】:平易近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感情色彩】贬义

【英文】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

【法语】se montrer arrogant

【德语】gebieterisch

【俄语】дикое самоупрáвство

二、成语典故:

《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南北朝时期,北魏定州刺史投靠高欢,高欢死后,他又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不久发动了叛乱,攻陷梁都建康,改国号汉。他每次出兵作战均要屠城,下令不许两人以上交谈,搞得民怨沸腾。湘东王萧铎出兵击败侯景,杀了这个飞扬跋扈的人。

三、词语辨析:

【近义词】:盛气凌人

【反义词】:平易近人

【歇后语】: 大风刮羊圈

【灯谜】: 大风卷走羊圈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很骄横

篇5:学生用聪明造句

1、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2、弄巧成拙的人,都自以为很聪明。

3、姐姐是个既聪明又俊俏的姑娘。

4、小明头脑聪明,什么难题也难不住他。

5、李叔叔(李叔叔)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有一个温柔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女儿。

6、这孩子聪明好学,如此下去,将来一定有出息。

7、广告上说,喝了某种口服液就能变得聪明,我对此半信半疑。

8、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9、这孩子天生聪明,三岁就能背诵古诗。

10、姐姐既聪明又用功,考上名牌大学并不奇怪。

11、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用勤奋的汗水换来的。

12、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

13、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聪明加勤奋。

14、这孩子聪明伶俐,学什么一教就会。

15、你一向精敏过人,这件事却处理成这样,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啊!

16、她看似冰雪聪明,其实不过只是外强中干罢了。

17、他小时候就以聪明颖悟而名扬全校。

18、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19、这孩子很聪明,闻雷失箸,反应比同龄儿童快十倍。

20、动物园里的猴子或者猩猩的脑子虽说聪明一些,但想让它像人一样思维,谈何容易。

21、这些人自以为聪明,一旦东窗事发,不也是自身难保?

22、仲永小的时候冰雪聪明,长大了却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23、这小孩子聪明伶俐,大家都很喜欢他。

24、他不远万里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要赤心报国,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5、想我菲帅冰雪聪明,这题岂能难得到我!

26、他们很聪明,晓得如何随机应变。

27、其实你很聪明,考试成绩差是你贪玩造成的,事在人为,只要你加把劲,成绩很快就会赶上去的。

28、聪明人随机应变,愚蠢者固执己见。

29、你是个聪明人,怎会把自己逼入骑虎难下的窘境中?

30、他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儿,在学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篇6:运筹帷幄是褒义还是贬义

运筹帷幄,褒义词,《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一、词语解释

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

【释义】:运:运转,变动;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

近义词:握筹布画、运筹决策 、运筹决胜。

灯 谜 : 加油

英 文 devise strategies within a command tent.

二、成语造句:

1、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始放眼整个东盟进行运筹帷幄。

2、一听到老李要出来竞选,朋友们有的捐钱出力,有的则前来帮他运筹帷幄。

3、有准备的人生时辉煌的,有准备的人生是成功的。正如材料所说,既然蝉在夏天没有做好准备,那冬天便只好饿肚子了。唯有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

4、而机警的对手们也在运筹帷幄,以减轻预期的打击

5、你是我运筹帷幄的军师,若要阵前弃我于不顾,我就惨了。

6、在NBA总决赛中,湖人队教练战术的布置、临阵的策应都恰繁好处,运筹帷幄,彰显大师风范!

7、诸葛亮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8、陈子龙不但有丰富的学识,而且志向高远、善于运筹帷幄,是难得的济世之才。

9、尽避局势已相当巍侗,师长仍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10、大家请放心,我们且待总经理运筹帷幄,再依计行事。

三、成语典故: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用,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