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镇定自若是描写什么的词语推荐11篇

发布于2023-12-04 01:46,全文约 11924 字

导语:我心目中的大海是美丽的海,它仿佛是一位妙龄的少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海洋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篇1:关于描写初夏的词语_2200字

1、暑天:夏季炎热的日于。

2、灼热:象火烫着一样热。

3、石铄金流:形容天气炎热。

4、焦热:极热。多指夏天气。

5、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

6、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7、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8、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

9、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10、鹘鹚甘: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11、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12、火热:火似的热。常用于比喻极热,很热。

13、祁寒暑雨: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14、祁寒酷暑: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15、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16、蝉喘雷干: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17、赤日炎炎:就是烈日炎炎,形容夏天天气很热。

18、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19、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20、春去夏来: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21、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22、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23、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24、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25、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26、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27、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28、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29、酷热:极热。例:“热带气候白天酷热,夜晚也不凉爽。”

30、青衫凉笠:衫:单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

31、夏令:夏季。夏令,也指夏季的气候。炎夏:炎热的夏天。

32、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33、炽热:极热。例:“炽热的阳光把地下的沙石晒得烫人。”

34、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35、暴热:很热。例:“入夏以来,天气暴热,小苗都快旱死了。”

36、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骄阳似火。

37、酷暑、酷夏、炎暑、:极热的夏天。例:“酷暑严寒无所惧。”

38、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39、冬暖夏酰酰毫埂6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40、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41、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42、三夏:指夏季的三个月。三夏,也是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43、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火伞高张。

44、热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45、烁石流金: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46、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烈日当空

47、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48、烁石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49、盛夏:夏天最热的时候。例:“时值盛夏,工作时候,要防止中暑。”

50、铄石流金: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51、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52、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53、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54、汗出沾背: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55、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56、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57、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58、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59、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

60、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含极热的意思。例:“赤日炎炎似火烧,稻谷禾苗半枯焦。”

61、汗出如渖:渖:汁液。满身汗水。形容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62、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63、湿热:又潮湿又闷热。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于里,冬天还显得暖和,夏天湿热得很。”

64、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65、燥热:干燥闷热。多形容天气。有时也形容室内的热。例:“入夏以来,无风无雨,天气燥热。”

66、炎热:很热。多形容天气。例:“夏日的炎热并不使我们感到焦急,使我们着急的是飞机飞得太慢了。”

6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68、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篇2:描写abcc的词语_1200字

生气勃勃  神采奕奕  神气扬扬  神彩奕奕  杀气腾腾  善诱循循  善诱恂恂  瑞雪霏霏  生机勃勃

人言啧啧  人心汹汹  人言籍籍  人言藉藉  人情恟恟  人心惶惶  人心皇皇  人情汹汹  人言凿凿

天道恢恢  死气沉沉  桃之夭夭  逃之夭夭  书声琅琅  思虑营营  硕果累累  书记翩翩  绨袍恋恋

气宇昂昂  其势汹汹  气势汹汹  气喘吁吁  怒气冲冲  其乐融融  七魄悠悠  牛山濯濯  气息奄奄

两手空空  劳心忉忉  利口喋喋  泪眼汪汪  来去匆匆  来之坎坎  来势汹汹  苦海茫茫  两泪汪汪

铁中铮铮  天下汹汹  铁板钉钉  天下恟恟  天网恢恢  天下匈匈  天下滔滔  天理昭昭  铁骨铮铮

众人察察  螽斯诜诜  众口嚣嚣  众口嗷嗷  中情烈烈  忠心耿耿  中心摇摇  长夜漫漫  众目睽睽

杨柳依依  压线年年  言之凿凿  言笑晏晏  血迹斑斑  血债累累  血泪斑斑  羞人答答  眼泪汪汪

行道迟迟  瓜瓞绵绵  关情脉脉  怪事咄咄  负债累累  顾虑重重  割剥元元  俯仰唯唯  含情脉脉

在耳历历  迂腐腾腾  余子碌碌  余音袅袅  忧心忡忡  游刃恢恢  忧心悄悄  庸中皦皦  玉立亭亭

囊橐累累  名声赫赫  目光炯炯  磨刀霍霍  路远迢迢  妙手空空  矛盾重重  聊复尔尔  暮气沉沉

口语籍籍  惊采绝绝  可怜兮兮  可怜巴巴  剑戟森森  惊才绝绝  金光闪闪  吉祥止止  空腹便便

愁绪冥冥  谗口嗷嗷  朝气勃勃  谗口嚣嚣  波涛滚滚  不甚了了  不过尔尔  波光粼粼  愁思茫茫

人海茫茫  群雌粥粥  热气腾腾  热汗涔涔  情意绵绵  秋水盈盈  秋波盈盈  千里迢迢  人才济济

独自乐乐  颠毛种种  冬夏青青  钉头磷磷  道路藉藉  得意洋洋  得意扬扬  谠论侃侃  独行踽踽

雄心勃勃  心事重重  兴致勃勃  信誓旦旦  小心翼翼  心旌摇摇  小言詹詹  小时了了  兄弟怡怡

枵肠辘辘  夏屋渠渠  相貌堂堂  纤腰楚楚  无所事事  喜气洋洋  喜气冲冲  文质斌斌  想入非非

衣裳楚楚  一貌堂堂  衣冠楚楚  一息奄奄  窈窕冥冥  一表堂堂  野心勃勃  遥夜沉沉  衣冠济济

书声朗朗  是事可可  瘦骨嶙嶙  瘦骨棱棱  十指纤纤  豕虱濡濡  实非易易  声势汹汹  书空咄咄

庸中皎皎  意气洋洋  佣中佼佼  英姿勃勃  仪表堂堂  意气扬扬  议论纷纷  衣妆楚楚  庸中佼佼

福寿绵绵  风尘碌碌  风度翩翩  风尘仆仆  恩怨了了  丰度翩翩  飞鸿冥冥  独自茕茕  风雨凄凄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温情脉脉  微波粼粼  万里迢迢  万众睢睢  万目睽睽  童山濯濯  文武皇皇

波光鳞鳞  薄暮冥冥  本末终终  北芒垒垒  白发苍苍  板上钉钉  白雪皑皑  傲骨嶙嶙  碧波滚滚

大腹便便  大才盘盘  大汗涔涔  大才槃槃  辞趣翩翩  此心耿耿  此恨绵绵  赤心耿耿  大名鼎鼎

饥肠辘辘  虎视眈眈  画里真真  虎视耽耽  行色怱怱  鸿飞冥冥  好善恶恶  行色匆匆  祸生纤纤

篇3:描写冬天的寒冷词语_1500字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凤刺骨”。

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无()风无雪,干冷干冷的。”

寒冷:冷。多用以形容气候。例:“寒冷的冬天被温暖的阳春取代了,万物充满了生机。”

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多用于书面语。

酷寒:形容天气北常人。例:“大兴安岭冬天是酷寒的,几乎天天下雪,整个山岭白茫茫的一片。”

冷峭:形容冷气造人。注意:也表示为人刻薄,话语尖刻。

料峭:(书)形容微寒。常说“春寒料峭”。例:“在料峭的寒风中他显得十分惊悴。”

凛冽:寒冷。例:“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凛凛:寒冷。例:“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风凛凛”中的“凛凛”表示严肃、敬畏的样子。

清冷:凉爽而略带寒意。

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象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冷冰冰:形容物体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哑巴冷:(方)形容气候干冷。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也叫雪糁、雪糁子;方言中,也叫雪子。

白雪:洁白的雪。带感情色彩。例:“覆盖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残雪:春天背阴处较晚融化的雪。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气息更浓了。”

春雪:春天下的雪。如“喜降春雪”。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瑞雪:应时的好雪。感情色彩浓,褒义。例:“瑞雪兆丰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颗粒状,不粘连,风一吹便会扬起。例:“文章描绘了一幅气势雄伟的朔雪盈空图。”

喜雪:人们对于带来益处的降雪的呢称。北方秋末或着初降雪,对越冬小麦有利,或对春播有利,所以得到人们喜爱。

篇4:描写悲观的词语_700字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百念皆灰----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心如死灰----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枯木死灰----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灰心槁形----形容意志消沉,形体枯槁。

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篇5:描写瀑布的词语_400字

白练垂空 白练腾空 白练下垂 白龙出山 白龙下山

白瀑悬空 奔泻而下 电光飞来 跌宕奔腾飞花碎玉 飞流直下 飞流坠地 飞瀑倒泻 飞瀑高悬 飞瀑溅珠 飞瀑雷震 飞瀑凌空 飞瀑如练飞腾而下 飞珠溅玉

高山流水 高崖飞瀑 轰然下坠 轰然泻下 訇然鸣响 壶口瀑布 驾空飞降溅玉飞雪 惊雷震天 九天直下 雷霆万钧 凌空而下 凌空飞下 凌空腾起

凌在飞下 喷烟吐雾匹练飞空 飘云拖练 破空而下 破空直泻 瀑布垂挂 瀑布倒悬 瀑布飞泻 瀑布高挂 瀑布凌空瀑声如雷 气势恢弘 千山万水 倾泻而下 如雪崩泻 如烟如雾 声如奔雷 声如雷鸣 声似奔雷声震山岳

水帘悬挂 水沫飞溅 似玉如银 碎玉摧冰 腾空而下

万丈瀑布 悬河泻水 悬空飞练烟雨霏霏 一挂飞瀑 一泻千里 银河倒泻 银河倒悬 银瀑飞溅 银瀑飞泻 银雾腾空 银珠飞溅玉龙走潭 震耳欲聋 直泻而下 珠帘倒挂

篇6:描写土地的词语_800字

桂玉之地----指京师。

花锦世界----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黄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九洲四海----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神州赤县----“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普天率土----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清平世界----太平世界。

大千世界----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极乐世界----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花花世界----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开疆拓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画土分疆----指划分疆域而治。

开疆辟土----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此界彼疆----谓划分疆界,彼此阻隔。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率土之滨----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独立王国----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篇7:描写费尽心思的词语_1100字

百思不解

【解释】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长虑顾后

【解释】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出处】《荀子·荣辱》:“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机关用尽

【解释】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宋·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急中生智

【解释】智:智谋。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出处】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生智。”

兼权熟计

【解释】兼:涉及的不止一方面;权:衡量、比较;熟:深入细致;计:考虑。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出处】《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困心衡虑

【解释】困:忧;衡:横。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冥思苦索

【解释】冥:深。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明·胡应鳞《诗薮·外编二》:“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前思后想

【解释】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人急智生

【解释】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若有所思

【解释】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出处】唐·陈鸿《长恨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煞费苦心

【解释】煞:委。形容费尽心思。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这煎烟方法,我是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试验,方才研究得精密。”

深思熟虑

【解释】反复深入地考虑。

【出处】《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穰侯列传》:“愿君熟虑之。”

审时度势

【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左思右想

【解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篇8:描写夏天的词语摘抄_1200字

1、酷暑、酷夏、炎暑、:极热的夏天。例:酷暑严寒无所惧。

2、盛夏:夏天最热的时候。例:时值盛夏,工作时候,要防止中暑。

3、暑天:夏季炎热的日于。

4、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5、炎夏:炎热的夏天。

6、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7、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

8、灼热:象火烫着一样热。

9、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含极热的意思。例:赤日炎炎似火烧,稻谷禾苗半枯焦。

10、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11、燥热:干燥闷热。多形容天气。有时也形容室内的热。例:入夏以来,无风无雨,天气燥热。

12、酷热:极热。例:热带气候白天酷热,夜晚也不凉爽。

13、初夏:夏季开头的时节。

14、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15、炎热:很热。多形容天气。例:夏日的炎热并不使我们感到焦急,使我们着急的是飞机飞得太慢了。

16、炙热:形容很热。多形容太阳。例:窗外炙热的斜阳,照着莽莽的草原,却看不见人影,使人感觉到进入了原始地带。

17、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18、夏令:夏季。夏令,也指夏季的气候。

19、三夏:指夏季的三个月。三夏,也是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20、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

21、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22、湿热:又潮湿又闷热。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于里,冬天还显得暖和,夏天湿热得很。

23、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24、火辣辣:形容酷热。例:太阳升得老高;火辣辣的热带炎阳燃烧着原野。(也形容因被火烧或鞭打等产生的疼痛的感觉和形容兴奋、焦急、暴燥、害羞等情绪。如疼得火辣辣的等。)

25、暴热:很热。例:入夏以来,天气暴热,小苗都快旱死了。

26、火热:火似的热。多用来形容太阳的热度。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也形容人心或关系、或斗争,如火热的心。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

27、毒:用于形容太阳,表示猛烈,含有极热的意思。例: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

28、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温度高,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例:南方的暮春已有点闷热,人们穿着早早地换了季,和我们相比,似乎在度两个节令。

29、热辣辣:形容热得象人烫一样。多形容太阳。例:太阳晒得人热辣辣的,十分难受。(也能形容人难堪的感觉。)

30、盛暑:大夏天。

31、炽燥:炽热干燥,燥热。

32、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33、炽热:极热。例:炽热的阳光把地下的沙石晒得烫人。

篇9:描写神态的优美词语_1800字

1、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2、意气自若: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3、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4、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5、神清气朗:形容人心神清爽。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6、伸头缩颈: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7、戟指怒目: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8、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9、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10、咆哮如雷: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11、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12、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13、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14、愁眉苦脸:形容人的神态非常的痛苦,脸和眉头都非常的难看。

15、灰头土面: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16、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17、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18、形输色授: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

19、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20、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1、舒眉展眼: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22、妄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23、雍容雅步: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24、悠闲自在: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25、扼腕兴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26、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27、似醉如痴: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28、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29、满面春风:形容人的神态非常得意,就好像春天的风一样温和。

30、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31、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32、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33、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34、义形于色:义:正义;形:表现;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

35、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36、雍容闲雅: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37、低唱浅斟: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38、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39、高情逸态: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40、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41、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42、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43、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44、飘飘欲仙: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45、神清骨秀: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46、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47、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48、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49、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50、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51、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5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篇10:描写声音小的词语_1400字

1、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2、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风声。

4、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5、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6、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7、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8、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重。

9、锣鼓喧天: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10、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11、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2、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

13、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4、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15、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16、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17、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18、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19、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20、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21、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22、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23、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24、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25、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26、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27、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比喻非常静。

28、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9、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形容歌声嘹亮。

30、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1、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32、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3、余音绕梁: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34、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35、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36、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37、气喘吁吁:吁吁:指张口呼吸的声音。形容呼吸短促。

38、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39、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40、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局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41、万籁俱寂:一点声响也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俱寂:都静下来)。多形容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42、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篇11:描写英雄人物的aabc式的词语_600字

侃侃而谈kǎnkǎnértán

【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自】:《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示例】: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郑振铎《桂公塘·三》

振振有辞zhènzhènyǒucí

【解释】: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自】: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示例】: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老舍《四世同堂》八

炯炯有神jiǒngjiǒngyǒushén

【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出自】: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示例】:~的眼光,足够表现出他是一个有志的少年。◎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威风凛凛wēifēnglǐnlǐn

【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